本指導原則闡述了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和組件生產、使用及質量控制的通用要求。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和組件的管理類別應按有關規定執行。企業應基于風險管 理的理念,結合吸入制劑的需要、包裝系統和組件本身特性及用途開展風險評估和風險防控。
吸入制劑包裝系統是指容納、保護和遞送吸入制劑的包裝系統,由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組件,以及不與藥品直接接觸但對藥品有額外保護性和功能性的組件共同組成。吸入制劑包裝組件指吸入制劑包裝系統中一個或一組部件,包括藥品包裝容器、給藥裝置、保護性次級包裝材料等。
按照制劑類別,常見的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包括吸入氣霧劑包裝系統、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吸入液體制劑包裝系統和吸入噴霧劑包裝系統。吸入氣霧劑包裝系統通常包括定量閥門、耐壓容器、給藥裝置(如驅動器)、保護性次級包裝材料(如鋁箔袋)等。耐壓容器通常為金屬罐,如鋁合金罐和不銹鋼罐,其中鋁合金罐根據表面處理情況分為無涂層、有涂層、陽極氧化處理、 等離子處理等不同類型。
吸入粉霧劑有多種包裝形式,本指導原則主要適用于膠囊型、泡囊型和貯庫型吸入粉霧劑。膠囊型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包括與藥物直接接觸的膠囊和保護性次級包裝材料(如藥用復合硬片和鋁箔袋等),以及使用時遞送藥物的給藥裝置。泡囊型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包括與藥物直接接觸的鋁塑泡罩和多個部件組成的給藥裝置,鋁塑泡罩內置于給藥裝置中,必要時采用保護性次級包裝材料(如鋁箔袋)對整體給藥裝置進行包裝。
貯庫型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通常為與藥物直接接觸的藥庫和多個部件組成的給藥裝置,藥庫內置于給藥裝置中,必要時采用保護性次級包裝材料(如鋁箔袋)對整體給藥裝置進行包裝。
吸入液體制劑包裝系統主要有塑料安瓿和保護性次級包裝、玻璃注射劑瓶和密封件(如鋁塑組合蓋和膠塞)、玻璃安瓿等多種形式。吸入噴霧劑包裝系統通常為與藥品直接接觸的包裝容器和多個部件組成的。給藥裝置,使用時包裝容器內置于給藥裝置中。
一、生產要求
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及其組件的生產和組裝應符合相關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吸入制劑通則(通則 0111)規定,確保符合藥用要求。所用組件材料包括塑料、橡膠、金屬、玻璃等類別,應符合相應材質相關通則生產要求。直接接觸藥品的組件材料應不影響藥物的質量和安全,需關注可提取物的研究和控制。
吸入制劑包裝系統中需要精密加工的組件,應確保其形狀和尺寸的精密度,具有并保持適當的結構強度(如符合變形壓力的要求等),需關注多組件之間的運動和配合狀態,確保包裝系統在有效期和使用期內的密封性和功能性。
吸入液體制劑和吸入噴霧劑為無菌制劑,其直接接觸藥品的組件(如塑料安瓿等)的生產和包裝應參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相關要求執行。
二、使用要求
所用組件應符合相關材質通則使用要求。必要時,參照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指導原則 9651),對關鍵組件材料和/或包裝系統進行相應評價和試驗。與藥品直接接觸的組件,應滿足制劑相容性要求,應關注對浸出物的風險評估和藥物吸附的研究。對于半滲透性的包裝系統,還應對貼簽中粘合劑和油墨的浸出物進行風險評估。
必要時,根據藥品風險程度,參考藥品包裝系統密封性指導原則(指導原則9650)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評價,應確保滿足藥品對包裝系統密封性的要求。對于半滲透性的包裝系統,應考察其透氣性和透水性等性能,以及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結合吸入制劑通則(通則 0111)的要求對包裝系統和組件的保護性、功能性開展研究和控制。具有藥物遞送功能的包裝系統或裝置,在有效期和使用期內應滿足遞送總撳/吸/噴次、遞送劑量均一性等質量要求。應關注跌落試驗對給藥裝置性能影響的研究。對于帶附加功能的阻隔包裝(如保護性次級包裝鋁箔袋)、瓶蓋(如阻菌蓋、防篡改蓋)等,需對其附加功能以及對藥品的質量影響進行考察,應關注開啟后制劑在有效期內的穩定性。
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應關注氣流阻力的影響。膠囊型吸入粉霧劑的膠囊應關注其保護性和功能性指標,包括但不限于吸濕性、排空性、穿刺性能、脆碎度等。泡囊型吸入粉霧劑的鋁塑泡罩需關注排空性、熱合強度、密封性等。
三、質量控制
1.物理性能
吸入氣霧劑包裝系統應包括但不限于定量閥門和耐壓容器外觀、尺寸、重量差異、鑒別(如定量閥門中關鍵組件材質鑒別、耐壓容器的涂層/處理膜層鑒別)、耐壓容器涂層/處理膜層完整性、驅動器形狀、尺寸和關鍵噴孔參數等。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應根據給藥裝置和藥品種類選擇合適的質量控制項目,如組件外觀、形狀、尺寸、重量差異、鑒別(如直接接觸藥品的關鍵組件材質鑒別)、配合性能等。
吸入液體制劑包裝系統,如采用半滲透性塑料安瓿,應關注其透氣性和透水性對藥品的影響,并選擇相應的質量控制項目。
吸入噴霧劑包裝系統應包括但不限于其外觀、形狀、尺寸、鑒別(如直接接觸藥品的關鍵組件材質鑒別等)、配合性能等。
2.化學性能
直接接觸藥品的組件應關注溶出物對藥品的安全風險,必要時可按照藥包材溶出物測定法(通則 4204)制定合適的溶出物試驗項目及指標。可參照 ICH 元素雜質指導原則 Q3D,根據不同材料及生產工藝,識別已知或潛在元素雜質的來源,結合藥品質量要求,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必要時照藥包材元素雜質測定法(通則 4214)檢查。
3.使用性能
吸入氣霧劑包裝系統需要對耐壓容器進行耐壓性能的檢測,觀察容器是否發生變形、泄漏以及破裂。對包裝系統通道暢通性進行檢測,用于評價定量閥門、耐壓容器和驅動器的配合性及定量閥門通道暢通性。
吸入粉霧劑包裝系統應對其給藥裝置氣流阻力、防塵罩開合阻力、效期內撳壓或使用阻力進行質量控制。膠囊型吸入粉霧劑還應控制膠囊的排空性、穿刺性能、脆碎度等質量參數。泡囊型吸入粉霧劑還應控制鋁塑泡罩的排空性、熱合強度、密封性等質量參數。
吸入氣霧劑和吸入噴霧劑,需要考察定量閥門的噴射重量均一性和閥門耐受撳次。吸入液體制劑和吸入噴霧劑包裝系統應考慮不溶性微粒對產品的風險,必要時可按照藥包材不溶性微粒測定法(通則 4206)制定控制要求。
4.微生物控制
參照藥包材微生物檢測指導原則(指導原則 9653)對包裝系統或組件的微生物限度、生物負載或無菌進行控制,確保包裝系統滿足吸入制劑的要求。
四、包裝與貯藏
吸入制劑包裝系統組件的包裝應符合藥用要求,保存于干燥、清潔處。
起草單位:四川省藥品檢驗研究院(四川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成都中醫藥大
學
聯系電話:028-64020264
參與單位:海南美康達藥業有限公司、成都砥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華瑞氣
霧劑有限公司、阿普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億
索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蘇州森恩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吸入制劑包裝系統指導原則起草說明
一、制修訂的目的和意義
吸入制劑是吸入氣霧劑、吸入粉霧劑、吸入噴霧劑、吸入液體制劑等劑型的統稱,每種劑型均有特定的包裝形式,包括金屬罐、定量閥門、精密注塑件等多種組件,涉及金屬、橡膠、塑料、玻璃等多種材質。近年來吸入制劑技術發展迅速,臨床需求激增,技術審評體系日趨完善,但缺乏系統的吸入制劑包裝系統指導原則用于指導上下游企業的研發、生產、使用和質量控制。根據藥包材標準體系的整體規劃和編制思路,制定吸入制劑包裝系統指導原則,明確包裝系統和組件的定義、組成、生產要求、使用要求和質量要求,強調運用風險管理理念,結合生產企業和制劑企業對包裝系統的不同預期用途和預期特性,建立有針對性的企業標準并進行質量控制。
二、制修訂的總體思路
構成吸入制劑包裝系統的組件種類和材質復雜,不同組件與藥物制劑相互作用程度不同,在包裝系統中發揮的作用和風險等級也各不相同。本指導原則對各包裝系統的組件構成進行介紹,提出生產、使用、質量控制過程中應滿足的相關要求和應關注的風險點,以需求分析和風險分析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標準和質量控制手段,從而確保藥品的安全、有效、質量可控。
三、需重點說明的內容
本指導原則不包括包裝系統外增加的配件如計數器、儲霧罐等。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和組件的管理類別涵蓋包材、醫療器械和輔料,本指導原則僅闡述吸入制劑包裝系統生產、使用及質量控制的通用要求,包裝系統和組件的管理類別應按有關規定執行。生產要求是對包裝組件和系統生產的基本要求。使用要求是指導藥品生產企業在選擇和使用包裝系統過程中應關注和考察的質量屬性。質量控制分別從物理性能、化學性能、使用性能和微生物控制 4 個方面闡述。
由于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及組件繁多,制劑技術的發展進步也將加速包裝系統的變化和更新,難以針對每種組件、材質給出具體的、明確的檢測方法和質控參數,本指導原則鼓勵吸入制劑包裝系統及組件供需雙方根據風險管理要求,結合產品特點,建立合理的企業標準和質量協議。